关于印发《乳山市2020年城区灭蚊达标
技术方案》的通知
各镇人民政府,市政府各部门、单位,滨海新区,经济开发区、城区街道办事处:
为全力做好今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,市爱卫办组织专家制定了《乳山市2020年城区灭蚊达标技术方案》,现印发给你们,望认真贯彻落实。
乳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
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二日
乳山市2020年城区灭蚊达标技术方案
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和省爱卫办制定了《山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考核评估办法(试行)》,结合我市实际,特制定此灭蚊达标技术方案。
一、调查
为制定灭蚊达标的科学技术方案,合理运用综合防制措施,必须做好以下几项调查工作。
(一)蚊虫密度监测。
1、目的:了解辖区内主要蚊种及季节消长规律,作为评估灭蚊效果的间接依据。
2、方法:诱蚊灯法,每年4—10月进行监测,每月中监测,风雨天气(风力五级以上)顺延。在城区范围内选择居民区、公园(含街心花园)、医院各1处,城郊自然村选择民房和牧畜棚(牛棚和猪圈等)各1处。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,监测从日落20分钟后开始,连续诱集12h,第二天,将集蚊盒取出,用麻醉剂处理后,鉴定种类、性别并计数。
(二)蚊幼孳生习性及孳生地阳性率调查。
每月对各类水体 (居民区、单位、外环境、特殊环境)调查一次,记录蚊幼孳生阳性情况及各种孳生地数量及类型。
二、防制措施
根据达标区内的蚊虫种类、习性、孳生地数量和性质、环境条件制定科学的灭蚊措施,使之经济、有效、安全并符合环境要求。
l、环境防制:整治辖区内的内外环境,清除各类容器性积水,翻缸倒罐,改造适宜蚊虫孳生繁殖的坑、洼地、河流、池塘等,对轮胎和废品收购点,要定期检查和处理。
2、文化防制:通过各种宣传手段,使居民自觉地消除居民室内、庭院、天井、排水系统和社区内的各类容器性积水,使单位内部的蚊虫孽生地降到最低限度,各自管好内部的灭蚊工作,发动大、中、小学生自觉参与孳生地控制的社会公益活动。
3、药物防制:采用各种有效的生物和化学杀虫剂,在适当的必须应用药物杀虫剂的时间和条件下,合理科学使用药物防制。
三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灭蚊措施
(一)蚊幼孳生地的控制。
1、大型水体灭蚊(河流、湖泊、沟渠、池塘)。
水体边定期(1—2周)清除杂物和水草,以增加水的流速。对污染严重的水体,结合河流整治进行工作,同时,可使用0.5%吡丙醚杀虫颗粒剂、倍硫磷、双硫鳞、杀螟松或生物制剂如BTH—14苏云金杆菌和球行芽胞杆菌缓释剂等灭蚊幼,用药频率应参照使用说明,一般为10—15天一次。
2、小容器积水灭蚊
定期检查,5、6、7、8、9、10月应每周一次,采取翻、倒、填、捞等手段,消除积水,减少蚊虫孳生;对不能用上述手段处理的小容器积水,包括轮胎、机器铸件积水,则用0.5%吡丙醚杀虫颗粒剂、倍硫磷、双硫鳞、杀螟松控制,用药频率应参照使用说明。
3、下水道和明沟积水
建筑物四周的明沟,保持常年畅通,无积水,无杂物;居住区附近的下水道、雨水口是成蚊躲藏和蚊虫孳生的场所之一,定期疏通,5-10月在检查出阳性率的基础上用药物处理。
(二)成蚊控制
1、成蚊防制的适用范围。
外环境:多蚊场所(孳生地附近)、大型废品堆放环境(缸罐)、大型轮胎回收(包括集散地)、大型竹木堆放场所、大型绿化地带、旅游点以及有蚊孳生的环境、防空洞、排污沟、暖气管道沟、花房等。
2、成蚊防制及药物
外环境成蚊防制:根据不同情况,采用超低容量喷洒和热烟雾机(剂)等快速空间喷洒方法进行灭蚊,结合消灭蝇类,采用10.4%氯菊-烯丙菊水乳剂、10%氯氰菊酯、21%辛硫-高氯氟乳油等,用药频率在6、7、8、9、10月一般为每月1次。
3、居民居室等成蚊防制
家庭灭蚊以防为主,首先要安装纱门纱窗,其次用药物浸泡蚊帐可起到灭蚊和防蚊的双重作用,浸泡蚊帐常用的药物的与用:氯氰菊酯(赛可宁)浸泡用15--25mg/㎡(有效剂量);溴氰菊酯(凯素灵)喷晒用9-12mg/㎡(有效剂量);二氯苯醚菊酯浸泡用500mg/㎡,持效2个月左右;家庭灭蚊还可使用蚊香和气雾剂,各种蚊香片、液体蚊香、盘香使用时,应放在上风向,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以房间大小决定放置数量,一般15平方米左右以一个盘香或一个加热器,大于20平方米需二个;第二点燃时间于第一个蚊虫叮咬高峰前进行,一般在晚上19:00;第三房间内不宜过大通风。使用气雾剂杀蚊喷射前关闭门窗,站在房间中央,手持气雾剂呈45度方向,喷洒一圈即可,密闭20--30分钟后效果更佳。
四、根据不同的时间开展科学灭蚊
根据乳山市的蚊虫季节消长和气象条件,乳山市的灭蚊达标工作,必须认真抓好两头,即早春蚊和晚秋蚊的控制,提高早春蚊和晚秋蚊的控制质量,将高峰蚊虫的基数降到最低水平。
1、早春蚊虫的控制:每年4、5月温度在15度以上时,是控制早春蚊的有利时间,大力推广毒蚊缸控制(按毒蚊缸灭蚊操作要求),凡在人群和动物的环境中设置毒蚊缸,专人负责,同时,结合环境整治,消除其它的蚊虫孳生地。
2、5-6月乳山市蚊虫孳生地的控制从居民区的向阳面向外扩大到整个地区,以物理、环境、生物控制为主,适当采用化学的杀虫剂,以缓释剂控制。
3、7-9月是我市蚊虫高发期,结合灭蝇工作,在多蚊场所或环境,进行喷洒药物和清除雨后积水;在下雨后,重点在检查、控制蚊虫孳生地。
4、10—11月,此阶段从滋生地中的羽化的成虫是越冬的主要虫源,采用各种综合措施控制蚊虫的孳生地,同时在多蚊的场所如防空洞、地下室、居民住宅楼梯、车库等进行药物的滞留喷洒处理。
五、灭蚊技术实施的保证措施
1、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:搞好业务培训、加强现场技术指导是保证灭蚊技术得以落实的措施之一。采用分层培训方式,由市爱卫办组织,疾控中心消杀专业人员负责培训,也可邀请上级除“四害”专家前来指导,使灭蚊骨干、市民不同程度地掌握灭蚊技术、标准,为全面实现环境治理、正确投药奠定了基础。
2、宣传与教育:通过报纸、黑板报、广播、电视等传播媒介宣传蚊虫防治知识与灭蚊工作的重要性,使更多的市民掌握最基本的灭蚊、防蚊技术,积极有效地配合市区大面积灭蚊活动。
3、强化督查工作:由市除“四害”技术组对居民区、公共场所、特殊场所的容器积水、外环境中的大中型水域进行督查,把灭蚊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使灭蚊措施得到较好的落实。
建筑工地(停、在建)灭蚊操作规范
1、建筑工地的灭蚊实施法规防制,由建筑工地法人负责,制定灭蚊计划和灭蚊责任区域分工,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,确保建筑工地内无蚊幼孳生,建筑工人免受蚊虫叮刺,住建局负责督导检查。
2、整个外环境保持整洁,堆物摆放整齐,无容器积水,排水系统必须畅通。
3、开工前后及开工中的围沟及时用土填平,脚手架的毛竹筒洞穴必须用水泥堵平。
4、地下室、车库及防空洞做到无积水,无法做到无积水则用缓释剂处理,定期检查,定期处理或委托疾控中心专业消杀人员服务,必要时适当采用滞留喷洒。
5、民工驻地外围保持干燥,无容器积水,宿舍内使用蚊帐防蚊,备有灭蚊工具。
6、厕所应为水冲式。
居民小区灭蚊操作规范
l、居民小区的灭蚊工作由物业管理部门(无物业管理有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负责;既无物业也无主管部门的由城区办负责)、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责任单位等分工负责共同实施。
2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向每户居民宣传灭蚊防蚊知识,使居民自觉的参与住户内蚊虫孳生的清理工作,不让积水生蚊,并维护小区内的环境,物业管理部门和居民委员会定期进行每户抽查,督促居民控制小型蚊虫孳生地。
3、平时随时清除绿化地内的垃圾、大的树叶、各类容器和建筑物四周的水沟积水,督促销售饮料和酒类的商店防止瓶罐类积水生蚊。
4、3-5月在小区内的建筑物外设置3--5个毒蚊缸;落实专人负责管理;5—10月,雨后立即清除雨棚、明沟积水和楼顶积水。
5、7-9月蚊虫高峰季节,结合小区内的灭蝇工作,定期在绿化地带、楼道用机动喷雾器进行药物喷洒。
6、10-11月,在多蚊的车库、地下室等环境进行药物处理。
学校(大、中、小和幼儿园)灭蚊操作规范
1、学校的灭蚊工作由校长(园长)负责,卫生老师主抓。
2、利用健康教育课、宣传画廊、广播、黑板报等工具,宣传蚊虫的危害和孳生来源及学校灭蚊防蚊方法,提高学生参与灭蚊防蚊的自觉性。
3、卫生站(室)应备有应急灭蚊防蚊的药械。
4、开学期间每周组织学生参与翻缸倒罐、填平树洞和洼地,清除雨积水等公益活动。
5、每月2-3次检查学校内的室内外可能孳生蚊虫的场所,尤其是平面立面的各类容器积水、建筑物四周的明沟、下水道,学校苗圃(花棚)做到及时清除积水,尤其在5-10月以及暑假期间必须有人落实孳生地处理。
6、7-9月蚊蝇高峰期间,结合灭蝇采用快速灭蚊。
7、学生(幼儿)上课活动时,做好防止白纹伊蚊的叮咬(喷涂防蚊剂)。
8、在校内蚊虫密度较高时,可委托疾控中心专业消杀人员及时处理。
大型废品收购、存放场所的灭蚊操作规范
1、废品收购、存放场所的灭蚊工作由该单位的法人负责,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。
2、废品分类堆放,废旧轮胎、钢罐瓶盆类、机器铸件类集中分处堆放,并用防雨材料覆盖,防止下雨积水。在废品收购时,必须检查有无积水。
3、平时经常检查各种废品,对可能积水的容器进行底部向上处理,一有积水立即处理,对一些不能处理的用缓释剂控制。
4、5—10月,对多蚊场所和环境用喷雾器喷洒各类杀虫剂。
5、蚊虫孳生地阳性率控制在1%以下,白纹伊蚊叮人率30分钟必须小于1只。
食品加工业灭蚊操作规范
l、制定灭蚊工作制度,划分灭蚊责任区,包干到人。
2、容器集中堆放,容器底部向上,不得露天堆放,如在室外堆放,必须用帆布或其它材料覆盖,防止雨后积水。
3、地面平坦无积水,生活区包括厂房四周无零星杂物和积水容器。
4、专业人员定期检查,发现有蚊虫孳生的容器和场所,采取翻、捞、填等物理方法处理,对不能用物理方法处理的,用缓释剂控制。
5、7—9月多蚊季节,适当采用安全有效的杀虫剂作空间喷洒。
毒蚊缸灭蚊操作规范
l、毒蚊缸使用范围:居民区、单位内部、动物饲养场、公园、建筑工地四周。
2、毒蚊缸使用时间:每年的3月下旬--5月上旬。
3、毒蚊缸使用方法:设置普通缸(2000 5000毫升)编号,内放80%的淘米水或脱氯水,加入少量稻草,加入敌百虫15--30克。
4、使用要求:居民区等放置毒蚊缸的场所或环境,必须做到周围无积水,3月下旬一5月上旬放在离蚊虫吸血对象50---100米的向阳面,专人负责,每周检查,捞取卵块,每二周更换一次水质,重新加药。毒蚊缸的放置数量,取决于环境和场所的大小,一般一个居民区,放置可3-5只毒蚊缸。
蚊虫孳生地控制操作规范
一、控制原则
1、以检查为主,3—5月每10天检查一次;6--9月每5天检查一次;10—11月每7天一次。
2、在检查发现孳生地阳性的基础上,根据孳生地的形状决定处理方法。
3、首先考虑使用翻、捞、填、疏、封、养等物理方法,其次考虑使用生物杀虫剂,在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时候,应考虑使用缓 释剂。
二、操作规范
1、检查孳生地必须借助手电筒和水瓢,认真检查水面的幼虫、卵块;对白纹伊蚊孳生地应轻轻的击打容器壁,观察蚊幼活动情况。
2、根据蚊幼龄期,决定处理时间,应掌握在3龄末进行,禁止预防性处理,处理频度按孳生地检查结果决定。
3、根据孳生地容积和面积(长*宽*深)和生物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说明,计算用药量。
4、根据孳生地的蚊种,决定施药方式,对在水面取食的蚊虫,考虑使用漂浮在水面的施药方式,对于在水中和水底取食的蚊种,则考虑整个水体施药。
5、每次检查和处理的资料,应及时分析并保管。
附:常见蚊虫孳生地控制方法
1、孳生地性质处理方法
小容器积水:翻、捞、填、堵、封
轮胎积水:加黄沙或盐、缓释剂、废机油或打孔
防空洞积水:排干、黄沙、缓释剂、双硫磷
2、其他积水:同小容器积水
水池:柳条鱼或灭幼脲、苏云金杆菌
池塘积水:柳条鱼或生物杀虫剂
乳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6月12日印发